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>>丽水清风>>莲花灯>>家风家训

【浙丽·家风家训】勤政廉政篇

庆元胡氏家族:清廉奉公 忧乐天下

发布日期:2018-03-06 来源 :丽水市纪委市监委网站
 

  左溪镇青竹村全景图


  左溪镇左溪村


  1197年,庆元立县,为之请命的是南宋名臣胡,这位通议大夫、华文阁待制是庆元胡氏家族的第十代祖先。他一生清廉奉公、勤政为民,去世后宁宗皇帝御赐墓葬十八穴。胡是在胡氏家族勤学苦读的家风熏陶下成长为一代名臣的,之后又将胡氏家风发扬光大,留下了“居官清白、一介不取”的家规家训,也留下了勤学苦读、忧乐天下的精神,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胡氏族人。


  胡氏族人主要分布在庆元松源、左溪等地。


  清白之训 一介不取


  南宋绍兴丁巳之三月(1137年),胡降生在龙泉县松源乡双股岭下(今庆元县松源街道坑西村)。宋代文化繁荣、读书盛行,无论是士族精英还是寒门子弟都笃志进取、勤学苦读,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中,出身农家的胡,凭着过人的才华,怀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,从穷乡僻壤的坑西村一步步走上仕途,举乡书、入太学、擢进士,一生履历十八个官职,先后七次得到皇帝的恩赏封赐。与朱熹、叶适、辛弃疾、陆游等名人同朝为官。


  

  


  在光宗、宁宗两朝,因激烈抨击以朱熹、赵汝愚为代表的道学家群体而著称,是反“伪学”的重要人物。在历史上虽因时代局限有争议,但他居官清白、作风务实、勤政为民,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。


  公元1197年,当时庆元为龙泉县松源乡,因离县治龙泉太远,百姓办事诸多不便,加上贼匪横行,龙泉鞭长莫及、难以治理,胡为此上书朝廷,为民极力请命,同年十一月,宁宗皇帝诏准,赐县名“庆元”,此举有功社稷,福泽后人,为庆元人民所铭记。


  《宋史胡传》中载,时光宗驾崩,宁宗皇帝即位,政局不稳,如按规定需服三年孝期,将影响朝政稳定,胡即进言缩短宁宗孝期,便于他亲理朝政,以求国泰民安。在封建时代,此思想之开明、作风之务实实为罕见。


  1199年,胡因卷入政治斗争被罢吏部侍郎后,1200年又以60多岁的高龄挂帅广东、广西等属地平寇,大获全胜。自1163年进士及第至1203年病卒,40年官旅生涯,胡为国为民鞠躬尽瘁。


  长子先公而卒,次子胡留,官至朝散大夫,深受家风影响,一生以父亲为榜样。胡留为官三十年,心怀天下、勤政为民。墓志铭上说,他按法定则,吏奸一无所容;在边境前线训练士卒,或战或守,维护国家安定;兴资办学,深得当地民众拥戴。


  胡留为官清廉,去世时,囊橐空空,借钱方能理后事。墓志铭上载:“官蜀十余载,累官至朝散大夫,计以岁月所积,当不赀,为坚佩先大父侍郎居官清白之训,一介不取,亡之日,囊橐枵然,偏假贷乡贾,方能理归舟。”


  勤学苦读崇学重教


  胡氏家族繁衍至今,已有一千多年历史,目前分散庆元各地,共有17000人左右,为庆元第二大姓,主要分布在松源街道坑西村,左溪镇竹坪村、左溪村,荷地镇苏湖村,岭头乡八炉村、岭头村,隆宫乡莲湖村等地。


  八炉等村谱中载胡劝勤学小引:“昔者,大禹惜寸金,孔子韦编三绝,周公日颂百篇,墨羿载书满车,匡衡凿壁分光,商汤之执中虞舜之精一,圣贤尚然,况下学乎!务必乘时奋勤,垂芳名于名代,朝夕勉,接书声于前贤。”胡鼓励胡氏族人追慕先贤、勤学苦读,建功立业、流芳百世。星散庆元各地的胡氏族人从未忘记家风家训,特别是左溪镇竹坪村的胡氏族人,将勤学苦读、崇文重教的家风代代传承。


  竹坪村全村1800多人几乎都是胡氏后裔。该村非常重视对子孙的教育,致力办学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,竹坪村兴办私塾,后改为县立竹坪高初两等小学堂。清末民初,国家积贫积弱,朝廷走向衰败,竹坪胡氏族人无心仕途,怀着教育救国的理念,胡敦楷、胡友陶、胡睦民三位胡氏族人先后担任该小学的校长,为了家乡的教育付出了一生的心血。


  胡敦楷于清咸丰元年(1851年)出生,23岁时被晋封为奉政大夫,1910被推任县立竹坪高初两等小学校长后,担任了8年校长,他从没支取过一分工资,还自掏276块银元补贴学校开支。接过胡敦楷教育衣钵的是族人胡友陶,也是远近闻名的才子。此后的胡睦民从湘湖师范请来朱桂沛、张兆和等9名名师任教,开设了国语、算术、英语、地理等新课程,学校教学质量首屈一指。十里八乡,甚至外县人也将孩子送来竹坪上学。


  几十年间,胡氏数代致力办学,在竹坪建造了一所全县东部最好的学校。竹坪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落变成远近闻名的书乡,培养出胡睦修、胡睦臣等知名人士。


  胡睦修将军


  特别是国民党时期的胡睦修将军,他年轻时怀着救国救民的满腔热血,投笔从戎,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,曾参加过北伐战争、中原大战、常德会战,在抗日战争中屡立奇功。重庆国共谈判失败后,他因反对内战而退出军界,于1947年回到家乡竹坪,过着清贫的生活。


  人才辈出书香悠远


  解放后,竹坪村胡氏族人更加注重子女的教育,培养出不少博士、硕士和大学生,他们在各行各业默默耕耘,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,也有很多人继承了清末民初三位胡氏先辈的教育精神,将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。


  竹坪人胡敬勤一家是名副其实的教育世家,一家四代从教,胡敬勤不但继承祖父胡友邦、父亲胡睦雅的教育事业,还将自己的五个子女全部培养成教师,他们在庆元教育部门各个岗位上辛勤耕耘,在当地传为佳话。


  而左溪村的胡氏族人也是人才辈出,这个只有600多人聚居的小山村,先后出过胡得禄等翰林院学士,胡正元等正五品至七品的官员,8位国学生等。目前本科以上的大学生有30多位,其中不乏硕士生、工程师和国家干部。


  今年65岁的胡恒鹏是左溪村人,曾任浙江省地矿厅探矿研究室(所)负责人、庆元县国土资源局高级工程师、丽水市政协委员。他主笔编写的科研课题成果报告及各类地矿专业技术文章20多篇30多万字,科研课题获国家地矿部科技成果奖。


  退休后,胡恒鹏为了传承家风,花了好几年的时间,一头扎进家谱、墓碑、史籍资料里,三易其稿,编著了《南宋名臣胡》,还原了一个为官清廉务实、一生鞠躬尽瘁的真实胡,也理清了胡氏家族的发展史和家风传承的脉络。2014年,胡的墓葬在坑西村被发现,为胡恒鹏打开了一扇历史窗口,进一步丰富了书稿的内容。


  如今左溪村胡后裔还完好地珍藏着胡上朝时所用的象牙朝笏,作为镇村之宝。左溪村老书记胡恒宜德高望重,一直保存村宝到84岁高龄,他临终时,唯一交代的后事便是叮嘱后人要保管“村宝朝笏”。


  这只古老的象牙朝笏象征着胡纮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,胡氏族人视若珍宝,代代相传,同时也传下了胡氏先祖勤学苦读、忧乐天下的家风家训。(王秋蕊文/图)


分享到: